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院长寄语

作者:来源:产业经济研究院发布时间:2025-10-24 11:30:31

内容简介:产业经济研究院是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单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实的文化。研究院发端于1963年由著名经济学家黄德鸿教授创办的工业经济专业。产业经济学于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华南地区最早的经济学博士点;2002年被教育部授予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以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学校成立产业经济研究院,成为暨南大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第一个实体性研究机构。研究院成立后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进步,现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机构。“扎根产业办专业”“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是产业经济研究院长期以来的最大特色和优良传统。产业经济学不同时期的师生都特别注重到产业一线“搞深调研、找真问题、出大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高度关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市场化改革、国企改革、高科技产业、民营经济、产业规划与政策等重点问题,涌现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也培养出一批懂产业、懂经济、懂管理的优秀毕业生,其中不乏知名的经济学家、政府领导和企业家。近年来,在广东省政府支持下,每年开展全省范围的产业调研活动,形成了长期跟踪的产业数据库和一手材料,在

始有暨南,便有商科。

产业经济研究院是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单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厚实的文化。其发展源头可追溯至1963年,由著名经济学家黄德鸿教授创办工业经济专业;1994年,经国务院侨办批准,成建制的暨南大学工业经济研究所正式设立,成为研究院的前身。在学科发展历程中,研究院先后实现多项突破,1981年产业经济学获全国首批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华南地区首个经济学博士点;2002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学校以这一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成立产业经济研究院,使其成为暨南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首个实体性研究机构。历经多年深耕,研究院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现已发展为国内产业经济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与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机构。

“扎根产业办专业”“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是产业经济研究院长期以来的最大特色和优良传统。产业经济学不同时期的师生都特别注重到产业一线“搞深调研、找真问题、出大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高度关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市场化改革、国企改革、高科技产业、民营经济、产业规划与政策等重点问题,涌现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也培养出一批懂产业、懂经济、懂管理的优秀毕业生,其中不乏知名的经济学家、政府领导和企业家。近年来,在广东省政府支持下,每年开展全省范围的产业调研活动,形成了长期跟踪的产业数据库和一手材料,在珠三角历次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智库作用。另外,产业经济研究院自主开发“产业链+RSCP”产业分析范式,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形成和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前沿赛道的系列研究报告,对政府政策设计和企业战略选择发挥参考作用。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动荡时代最大的风险不在于动荡本身,而在于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面对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浪潮,产业正在深度变革,推动大学专业结构调整。产业经济研究院顺应时代所需,于2024年开始建设“全国第一个扎根湾区产业的数字经济硕士项目”。该专业的建设必须突破商科教育的传统思维。为此,研究院以“平台思维”破局,打破学科学院学校壁垒来聘请师资力量,进而组建起由一批优秀青年科学家组成的顶尖AI师资团队。通过AI青年科学家与产业经济专家共同讨论,设计出人工智能与数字科技的前沿技术课程体系,进而摒弃传统商科“重经管轻技术”的局限,推动科技创新与商科教育的跨界融合大创新。

产业报国,数智兴邦。面向未来,产业经济研究院将以产业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为龙头,以学科、专业、师资的全面数智化转型为核心,以学科交叉研究、产业精英培养和新型智库建设为主要任务,推动产业经济与数字经济两个专业比翼齐飞,力争建设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层次学术机构。

产业经济研究院是一个温情而有活力的小集体,也是一个跨界融合创新的大平台。欢迎你的加入!

                                                        

                                                    陶锋        

                                                    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