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简介
黄德鸿(1916-2015),男,著名经济学家,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16年9月,广东省阳江市人。1938年夏毕业于广州广雅中学,同年考入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1942年毕业,获法学士后留校任教。1943年,参加高等文官考试,因成绩突出获选到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社会部社会福利司社会保险科工作。1948年,被聘为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1953年在中南财经学院任副教授。1957在湖北大学任副教授。1959年来到了暨南大学。他与云冠平教授一起在暨南大学创立了中国南方第一个工业经济博士点(即现在的产业经济学博士点),并于1986年7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工业经济博士生导师,同年获优秀社科成果奖。1988年参加《中国工业经济管理》高校文科教材的编写,该书于1991年获光明杯社科著作荣誉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顾问、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及广州市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
从社会学研究起步,倡导民主管理
黄老在90年代
黄德鸿教授在他1938年报考大学时,其理想是改造社会,充满理想,一心想要改变社会不合理的地方,学一些对改变社会更有用的东西,社会学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所以选择了社会学专业。毕业以后,主要从事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研究,接触到社会保险这样一些有着经济内容社会管理工作。虽然就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中国真正实行社会保障非常困难,战争让中国一切处于混乱之中,实践只能战时经济为主。但他没有停止理论研究,特别是进行着社会学的研究,他以黄远之、黄乙平等笔名,撰写了许多学术论文,如:《英国全民社会保险概观》、《美国失业保险》及译文《英国全民社会保险法大纲》等,这些文章后来结成论文集出版,书名为《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这部文集,但从后来他在1980年撰写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了那个时期他工作的影子。
言及“从社会学转到经济学研究”时,黄德鸿说,“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对经济学的研究比社会保险更有意义。”鉴于当时国家正处于抗战的社会环境,面对着社会保障在中国真正实行非常困难的残酷现实,他认为所学的理论都是舶来品,还存在一个中国化的问题,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黄德鸿师从的卓炯老师,既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在他的影响下,我对经济学比较了解,所以学校很自然安排我进行工业经济的教研工作。”
在解放战争时期,黄德鸿还曾获得去联合国工作的机会,面对家国危难,满怀赤子之心的他毅然放弃了去联合国就职的良机,“无论是从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那都是我人生转折的好机会。但那时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打跑了蒋介石,我们还要建设国家,我希望我学到的东西能够用在这上面。”
构筑以经济效果为核心的经济理论
黄德鸿教授最有影响的学术进展是构建了工业经济的投资效果理论。黄德鸿教授认为要提高社会主义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的经济效果,需要短期内为社会提供产品的基本建设投资的经济效果与经过较长时期才能提供社会产品的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正确结合,不仅要直接计量投资对象的经济效果,而且还要考虑其相邻部门的投资布局合理化之外长期效果。
1980年参加《中国工业经济问题研究》(专著)讨论会(第一排左三)
1988年,发表了“工业经济科学学科体系建设问题的探讨”,在肯定了工业经济学体系的作用后,重点批评了当时和建国以后工业经济学体系,系统地归纳了工业经济学面临的问题,突出了工业生产力规划、组织和管理,其思想来源仍然是建国以来他所开展的经济效果理论。这一观点渗透在他许多研究之中,他主张企业横向联合,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仍然存在着供求不平衡问题,他认为,这是规划问题,也是管理问题,解决方法是横向联合,在学术也区分了集群与联合的关系;1989年和1990年,在中国经济极其艰难情况下,他提出了“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外向经济需要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改革开放呐喊。
他主张从工业经济学科形成的原因、学科的研究任务以及现实的社会需求三个方面来对学科体系进行考察和分类,把工业经济科学分为工业经济学和工业经济管理学两大类。1988年,他开始主张借鉴国外产业经济理论,如西方的厂商理论中关于市场垄断与竞争的理论、企业组织理论,新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在当时的学术环境,他的这些学术认识成为推动中国比较超前。
1991年出席中国工业经济管理研究会会长扩大会议(第一排右四)
在丰厚的学术积累和一众同仁的努力下,暨南大学于1986年获国务院批准创立了中国南方第一个工业经济学博士点(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产业经济学的前身),黄教授同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工业经济学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6年出席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点20周年暨产业经济研究院成立大会(第一排左三)
2006年与吴家骏(右二)、云冠平(左一)、胡军(右一)合影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经济学家探索
1985年,他开始研究开放理论,继续他的效果理论。他们从技术引进研究起步,认为一体化引进是重要的技术引进方式,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各地区、各部门间协调配合,提高技术引进的总体效益。他们把1990年前后分为两个阶段,提出1990年前以吸收水平性技术转移为主,引进和消化技术进入广东省生产领域;1990年后,以引进实验室和专利技术垂直技术转移,用于提升广东省生产能力。这一大胆战略构想就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前奏,那是1985年他们团队的研究成果。
1989年黄德鸿教授团队发表了“论外向型工业结构的设置—广州外向型工业发展引发的思考”,指出广州外向型工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冲突,按创汇能力、关联程度和劳动生产效率高低进行主导产业选择,给出了广州发展按轻纺工业、电器、机器制造作为主导工业群、工业基地等建议,比较早地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经济实践,对后续进一步开放的广东的产业演进提供了重要判断依据。1996年,他们发表“发展国际化大都市产业充当珠三角经济区龙头”文章,分析了广州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条件、地理位置以及产业结构,指出广州发展国际化大都市战略产业的立足点应是加速发展国际制造业和国际贸易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国际金融业、旅游业和信息业,形成了融合港澳的新的开放观,此后他持续研究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
1989年在广州市外向型经济人才开发会议上发言
1995年参加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第一排左九)
1998年,从知识经济理论基础出发开始研究,区分了知识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把知识显性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对经济学原理可能产生的影响,强调了人们现在还在不断强调的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全民创新系统和风险投资机制的意义。把开放经济推向了知识经济,为迎接WTO做出理论准备。
为广东经济发展思谋设略
“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面对着如梦似幻的经济风云,黄德鸿挥手拨开迷雾,探准广东经济发展方向。他目光如炬,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之外。一篇篇分量十足的论文,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对我国和广东省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1985年,黄德鸿先生意识到经济学的研究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他利用对工业经济的理解,研究了广州和广东发展的大量具体经济问题,浓浓的家乡情怀,溢于言表。
他很早就使用了新兴产业一词,在《广州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重点与保证措施》中,他认为,广州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重点应该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家用电器工业;以生物工程为基础的新兴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以新材料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原材料工业;以微电子技术和节能技术相结合的新兴机械工业。1988年,在《论广州地区经济结构优化》中指出优化结构是广州工业外向型发展的紧迫要求,给出了广州工业结构优化的方向与原则性对策。1992年,在《广东省工业结构优化模式选择》中,他根据不同工业行业在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广东工业分成三大工业群:地区专业化生产工业群、协作配套生产工业群、基础工业群,他认为,应从地区专业化生产工业群和基础工业群中选择倾斜式发展的工业行业,使广东已具有的工业优势得到更大的发挥。1998年,在《提高广东工业素质》中,他研究了广东工业结构调整问题,他认为关键是要提高工业素质,就是要实现产业的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含量化和高附加值化,提高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应以发展大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调整为中心,大力推动产业重组,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90年代中期,他还主持了一项当时批准数量极少的国家自然基金-《南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产业构造及其发展战略研究》,在课题成果中,构筑了一个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港澳在内一个经济圈,认为要极大发挥开放政策和开放取得的发展成就,推动整体战略转型。
1996年参加江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第一排左五)
1997年参加转型期广东经济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第一排右八)
他说,他只是一位老师
80年代与学生讨论问题(左二)
1991年与博士生讨论学位论文写作(左二)
谈到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暨大产业经济学博士点,黄德鸿说,“没有这个点,就培养不出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广东的经济发展就会少了一支精兵强将。”
2006年指导的学生王聪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右二)
1991年指导的学生正在进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右一)
百年风雨岁月,七十余载学术耕耘,他育天下英才,桃李满门,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产业经济学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他的弟子中,有的已经走上了党政部门的重要领导岗位,有的成为港澳和大陆的商界巨子,有的成为高等院校的学术带头人和专家教授。然而,高龄的他仍坚持不懈战斗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经常带着研究生们挤公共汽车、顶着烈日暴雨跑工厂。
参加199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后与学生合影(中间)
和同事参观工厂(右三)
他曾经撰写过一篇文章——《关于培养研究战略问题》,文章十分强调战略学术思想,探讨了以培养专业学力为目标核心,质量第一,要大量参与学生活动,特别是应用性实践活动,要教学相长,做好学生发展规划,开拓学术园地的教育思想。他教育成就已经成为人们传诵的故事,但它的背后却是有着黄老的教育战略思考,这可能是别人不知道的。
2006年在九十寿辰庆典上与学生钟阳胜(右一)、胡军(左一)合影
2010年黄老给后辈传道(左一)
吕政教授是这样回忆黄德鸿教授的:“‘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黄老谈到教育的时候经常引用的典据。他经常给我们授道:实地调研和学术交流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当看到年逾古稀的黄老仍然带领着众多弟子积极参加学会的年会时,我尤为景仰,此乃‘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也。更令人倍感欣慰的是,黄老用毕生的执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出类拔萃的专家学者、政治领袖和业界精英。可谓薪火相传,声教讫于四海。”
一个人只想当老师,却在身后留下了一座丰碑。他在遗嘱中写到:“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我愿安安静静地上路,俗例全免,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敬请亲友和学生们体谅。”每当听到、看到时,学生们不禁唏嘘落泪,他是一位真正的先生。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文献来源:
1、吕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原理事长),《修之于身,其德乃真——黄德鸿教授纪念文集<九月艳阳>序》。
2、胡军(暨南大学原校长),《忠信笃敬,宏约深美——黄德鸿教授纪念文集<九月艳阳>序》
3、张耀辉(暨南大学教授),《一生的学术追求,一生的教书育人——黄德鸿教授学术思想与教育实践追忆》,《九月艳阳——黄德鸿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57页。
END
排版 | 刘颖丝
初审 | 王晓蕾
终审 | 陶 锋